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2013-11-21:花落知多少的生物物理(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林登秋教授)

最近橫掃菲律賓,造成重大傷亡的海燕颱風,據說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時風速最高的颱風,時速高達每小時310公里。於是有氣象迷做了個統計,把登陸時風速最高的前十名排了出來。耐人尋味的是,雖然這個世紀才開始不過13年,是這個排行榜所涵蓋的時間範圍的六分之一,但卻在前十名裡面拿下五席。

這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究竟是不是意味著颱風的強度與頻率有逐漸增加的長期趨勢、是不是氣候暖化所造成的、能不能作為氣候確實正在暖化的證據,科學家們各說各話,還有得吵,不會在短期內就塵埃落定。

然而,對於會被這些極端的氣候現象影響到的人來說,比較值得關心的不是這些學術蛋頭們拿來嚼舌根的議題,而是如何善後、如何評估與因應下一個類似災難的問題。畢竟這些問題與財產性命直接相關,而颱風頻率、氣候暖化的議題,大概只有在決定要不要買保險時才會對個人財產有直接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這些人當中,生態學家絕對是異類。

因為他們雖然也像一般人一樣,會關心自己的生命、財產的安危,但同時也關心整個生態系中一大堆的非我族類,在面對風風雨雨時要如何因應與善後。他們為此而必須跨越領域間的分界線,研究風雨在地表附近的變化、風雨經由何種物理或化學機制對生態棲位產生影響等問題。

因為他們也和地震來襲時會喜不自禁的地震學家一樣,面對撲天蓋地席捲而來的狂風暴雨,眼中看到的除了災難之外,還有令人振奮的研究機會。

明天,十一月二十一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理學大樓一樓A101教室,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林登秋教授將要告訴我們,這些懷抱著「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現代孟浩然們,要面對的生物物理問題有哪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