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2013-5-2:見縫插針的科學(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莊振義教授)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提起物理學家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學過高中物理的人多半會聯想起他那有名的金箔實驗。這個證明了原子裡面有個核的實驗太有名了,以致於許多人一不留意,就會以為拉塞福是因此而戴上諾貝爾桂冠的。其實這個實驗是從1908年的秋天才開始著手進行的,而差不多就在那個時候,拉塞福成為新出爐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沒錯,不是物理獎,而是化學獎,但這是另一樁「物理學家一夜之間變成化學家」的著名公案了)。

因此,可想而知,當這個實驗開始進行時,拉塞福忙得很,不可能有什麼時間待在實驗室裡。所以,實際上實驗是他的助手蓋革Johannes Hans Wilhelm Geiger, 1882-1945)和一位大三學生馬斯登Ernest Marsden, 1889-1970)做的,拉塞福只是在實驗進行當中胡亂出些主意而已。雖然這些主意有不少變成死路一條,但拉塞福把它們都當成有趣的嘗試。反正辛苦做實驗的不是他,而裡面只要有些意外收穫就值回票價了。

蓋革和馬斯登用α粒子打金箔的實驗做到一半,拉塞福就跑來出主意了。他要他們試試看能不能量到被金箔反彈回來的α粒子,而這就是個意外中大獎的主意。不過,蓋革和馬斯登的日子可不好過,因為往金箔射過去的成千上萬的α粒子裡頭,只有幾顆會結結實實地撞上金原子核而反彈。平均起來,要用顯微鏡仔細地盯著接收α粒子的螢幕,整整看個兩小時,才會看到一個反彈回來的α粒子所撞擊出的光點。要是在光點亮起的瞬間剛好眨眼或是眼花,那就得再等兩個小時了。

一百年後的今天,雖然做實驗有時候還是很辛苦,但是在現代科技的協助下,有許多勞心勞力的工作都可以交給機器代勞,不必擔心因為一時眼花或恍神而錯失寶貴的結果。因此,可以將資源與心力用在蒐集與分析更多更密集的資料上。

先前在「探碳守恆律」裡,江智民教授告訴我們,生態學家為什麼要費心追尋碳的蛛絲馬跡。明天,五月二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理學大樓一樓A101教室,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莊振義教授將要進一步地告訴我們,如何用現代科技來見縫插針,有效率而精確地蒐集生態學家需要的物理與化學資料,以及從這些資料推演出來的科學發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