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2012-6-7:晝伏夜出的秘密(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李後晶教授)

大約從一萬年前開始,好幾種動植物陸續地被人類所馴化,成為人類從狩獵採集生活轉變成農耕畜牧生活的催化劑與好幫手。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 1937-)在他膾炙人口的科普著作《槍炮、病菌與鋼鐵》中,花了整整三章在討論動植物的馴化,為什麼有些動物始終沒有被馴化,而有些則先後成為家禽、家畜與農產品。

戴蒙為「馴化的動物」所下定義是「可以在籠裡繁殖,食、色都由人類控制」(譯文依循王道還、廖月娟之譯本),因此他認為動物能不能被馴化成家禽、家畜,取決於六個關鍵因素:

  • 飲食轉換成生物質量的效率(馴化動物是人類食物的來源之一)
  • 發育速率(人類的耐心有限)
  • 能否在人工環境中傳宗接代
  • 兇殘程度(動不動就把人咬死或頂死的可不行)
  • 在封閉或侷限的空間中會不會驚慌失措、撞獸欄而死
  • 社群結構具備群居、層級節制dominance hierarchy)結構、生活領域可重疊的特性
雖然戴蒙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型哺乳動物上,但他也提到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和昆蟲也都有被人類馴化的例子。

昆蟲?!

仔細想想,的確有。戴蒙舉了兩個例子:蜜蜂、蠶。這兩個例子的確是非常重要的馴養昆蟲的例子,對人類的文明與文化發展都有重要的貢獻。

但再仔細想想,我們可能就笑不出來了。滿足「可以在籠裡繁殖,食、色都由人類控制」的六條腿生物,除了蜜蜂和蠶之外,還有一大堆像是蚊、蠅、蟑螂、螞蟻等等的,都在我們四周打轉。只不過和蜜蜂與蠶不同的是,對我們(少數的逐臭之夫除外)來說,牠們多半是不請自來,不受歡迎的。

我們當然不會覺得這些昆蟲是被人類馴化的,但仔細地檢驗一下戴蒙給的定義以及所列出的六個關鍵因素,倒也多半符合,所以稱牠們為馴化的不受歡迎動物也是說得通的。

這些不請自來的動物之所以能夠在人類對牠們沒有馴化意圖的情況下,被人類所馴化,是因為戴蒙漏掉了一個關鍵因素:可見度。也就是說,受歡迎的動物在具備所有條件之外,還得平常會在人類的眼前晃來晃去,才能雀屏中選被人類飼養。同樣地,不受歡迎的動物即使具備了所有的條件,還得想辦法盡量讓自己從人類眼前消失,隱而不現,才能躲過人類的撲殺,堂而皇之地取得等同於馴化動物的地位。

有幾個顯而易見的隱而不現的方法:減小體積、躲在暗處、晝伏夜出;而且通常必須好幾個併用,才能有效地躲過人類三不五時撲天蓋地而來的圍剿。這幾個方法裡頭,晝伏夜出是最耐人尋味的,因為體積的大小一但由演化決定了,個體能做的不多;而躲在暗處通常不涉及內在生理機制的調整;只有晝伏夜出似乎有內在的生理機制在調節,有足夠的韌性與彈性可以應付環境中的各種變異。

這個耐人尋味的生理機制就是一般說的生物時鐘,明天,六月七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理學大樓一樓A101教室,台灣大學昆蟲學系的李後晶教授將要從蟑螂的晝伏夜出談起,逐步為我們揭開生物時鐘的奧妙。

沒有留言: